瑜珈心靈饗宴|神奇的陰瑜珈:疏通脈絡,去悶解鬱,靜心又消暑
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,不論吃飯、走路、做事比別人快,爬山喜歡走在前面,甚至無法忍受個性溫吞的人,就連喜歡上的瑜珈課程也幾乎都是Flow Yoga、拜日式、Core Yoga或Artistic Yoga這些快節奏的陽瑜珈,我喜歡在汗水中透過節奏緊湊、不斷流動的姿勢來解除壓力和煩惱。記得剛開始練習瑜珈後的一、兩個月,因為好奇,我也訂了陰瑜珈課。上過陰瑜珈的人都知道,不同於陽瑜珈動作串接成一組一組的體位法,以強化肌耐力及體力。陰瑜珈則是在坐在地板變換不同姿勢,透過被動式的伸展,並且著重在髖部、下背、脊椎等,然後配合呼吸調節,每個體位法停留3~5分鐘,以強化體內組織的連結以及疏通脈絡。因為動作緩慢,停留時間久,所以可以幫助我們拉長肌肉與筋脈,活化僵硬的關結,讓律動更優雅流暢,進而訓練內在心靈的平衡。
記得第一次上陰瑜珈時,那60分鐘的課程恍如隔世,實在不懂「為何每個動作都要停那麼久?」,「沒有變化,好無趣啊!」甚至還不時用餘光瞄一下窗邊的小桌鐘,期待快點下課。第二次是隔幾週後再去試 ,依舊讓我覺得「還是沒有慧根」。後來,隔了半年,同學推廌新來老師的陰瑜珈教的很好,於是我又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訂了課。老師的確教的很好很仔細,甚至放了小時鐘在他墊子旁,很精準的每個動作停留3分鐘,讓人無法含糊。而我在課程中除了扎扎實實的一直聚焦在拉筋開骨的酸痛上,依舊感受「時間流逝的緩慢」,完全無法享受課程。就這樣前前後後,上過3次不同老師的陰瑜珈,我始終沒有體悟到書上說的「陰瑜珈,能使全身放鬆,忘記煩惱,安定內心」的奧妙。
直到前陣子因為腰痛舊疾復發,停止所有課程,休息了一週多。復課後,由於無法立即上那些較有強度的陽瑜珈,所以只好從溫和的課程開始,其中,我又嘗試訂了陰瑜珈。那一天是32度高溫的午后,不動已讓人全身汗流夾背,上課前我對同學嚷嚷著「好熱、好熱,」心浮氣燥走進了教室。對比外面的高溫,教室已先調好涼爽的空調,瞬間讓我的身體「定格」下來,閉上了眼睛靜坐。Tamal老師帶大家唱頌三聲「ॐ (嗡/ Aum)」後,播放輕柔音樂,開始了練習。或許是腰痛初癒,抱著「砍掉重練」、「慢慢做,太急可能會復發」的心態,我跟著老師的指令,一步一步練習。當覺得這個動作還能夠再往下更伸展時,我也不急燥,溫和地一點一點加強,去感受脊椎、關節一節一節往下延伸、大腿內側筋骨再多拉開一點;當遇到覺得這個動作「只能做到這個程度」時,我也不急著去調整或勉強,單純地讓身體停留在最舒適的位置,不像從前急著想要一步到位。課程不知道過了多久後,我發現自己的心和身體開始感受到清涼與平靜,全身好像被打通任督二脈,通體舒暢了。課程中,我居然沒有抬頭看時鐘,或者期待老師快點指令下一個動作;明明以前我也上過同一個老師的陰瑜珈啊。
我欣喜急驚風如我,終於能懂得享受緩慢的課程,從中體悟美好。回頭想想,或許是以前太過輕視「緩慢」這件事,以為「慢動作有什麼難?」、「慢慢來」有什麼好處?無形中產生傲慢心而不自知。從前上課,我總是抱著追求節奏與挑戰耐力的心態,以為能跟上老師做到很難的體位法才是目標,卻沒有想過要放慢速度,檢視自我。要不是舊傷復發,不得不停下步伐,我應該無法在陰瑜珈這堂課的反饋有這麼大的感受,更不可能發現自己練習上的盲點,無法體會瑜珈告訴我們的「謙卑學習」。
我依舊喜歡在陽瑜珈中找到身體的力量與挑戰,但同時也逐漸懂得享受陰瑜珈所帶來的緩和與內化。瑜伽帶來的某些變化,讓我將自己從外收於內,一步一步學習收放自如。我從不斷的練習中,解開了它帶給我的課題,一切就自然的發生了。
By Vick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