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氧、飛輪、重訓、鋼管、全馬運動樣樣來,為何還覺得好空虛? 一個重度運動的過來人這樣說⋯⋯
放下不需要的擔心與執著 只需專注於現在
Sujit老師帶給我們的瑜珈是一種生活態度、也是身心的平衡。幾個同學曾開玩笑說如果說西方瑜珈是流行音樂,那麼印度瑜珈就是古典樂。在這裡感受老師對於推廣瑜珈精神的熱忱,從上課開始的第一聲發自內心的Om..喚醒我們體內的小宇宙,然後每一次專注的練習,到以瑜珈哲學應用生活,生活就是瑜珈的一種方式。還記得第一次聽到老師分享時,心裡是著實地震撼,因為以前認識的瑜珈就是折來折去,高難度柔軟的體式法,但老師卻說那只是大海裡面的幾顆水滴。
課程練習中,老師引導我們去觀察自己的內心、呼吸,由內而外。停在最適當的位置然後閉上眼睛去感覺,然而「surender to yourself」臣服於你自己,就停在那裡。「靜」下來對於像個運動員的我來說,不算簡單。我總是不斷的去挑戰自己的極限,但現實上身體的極限就在那裡,過度強迫只會帶來上傷害。閉上眼睛,在一吸一吐間到內心的另外一個小世界,所以瑜珈之於我,也更是一個重新了解自己的過程。
一年下來,老師是身體力行的代表,這句話也是他常帶對我們說,觀察自己曾經對於未發生的事,有過多期待與未雨綢繆,但事後證明那是不必要的,而所謂的失望也是由於過多的期待。在瑜珈的路上,對我來特別是修心的部分,一個去健康檢查會被醫生誤以為是運動員的我,有比賽總是想要突破自我紀錄的我,來學習瑜珈後,朋友開玩笑問我「你現在瑜珈上到什麼程度了,是不是可以可以把腳扳到耳朵旁邊講電話了呢?」我總是哈哈大笑,然後說著還要學習修心呢!瑜珈不是只有高難度動作。一開始,我是不知該怎麼回答的,只能傻笑帶過。心裡想著的是瑜珈算是一種思想也算是一種科學,那怎麼還會有可度量的動作來代表程度的高低,當然在一年前我是不會有這種感想。
有運動習慣,並不等於身體百分百健康
瑜珈於身體健康的改變,讓我了解身體骨骼與肌肉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尤其運動風期盛行帶來假日運動員,很多人白天是上班族,但下班與假日時就熱衷於健身、路跑活動或是戶外極限運動。學習過程中也讓我了解,
當身體已經不在正位的狀態下去做一些強力的運動或健身,會讓那些情況更加嚴重。
・大腿前後肌群、髖部肌肉的緊繃:跑步過度、重訓過度,加上在辦公室總是一直坐著。一開始時,我連嬰兒式向前伸展時,屁股坐不到自己腳跟。在勇士一式中,因為肌肉太緊了,上半身扭轉到正面時也非常地吃力。初期真的覺得好痠,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肌肉已經太過僵硬了。
・骨盆傾斜:不自覺的翹腳習慣,這是在肩立式老師提醒下,才發現我的骨盆已向右偏,不正確的坐姿真的會影響骨盆。
・肩膀內旋惡化:我是那種緊張就聳肩的人,程度就是當我在大臂繞圈暖身時,肩窩處總會發出喀喀作響的聲音。加上長時間坐辦公室會不自覺駝背、包包背過重與重訓過度。在瑜珈的姿勢中,老師教導可用眼鏡蛇式、駱駝式⋯等開胸的動作,來幫助我舒緩緊繃過度的上背。
・尾骨過翹:從小走路姿勢不正,走路像鴨子,所以造成核心沒力、小腹總是突突的,但是背後的兩條束脊肌卻很發達。在健身房時為追求結實的臀大肌,蹲舉與大腿推舉。學習瑜珈的過程也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那時候並不知道我的身體在沒有歸正的狀態下的訓練,對於身體是一種傷害。於是在每個瑜珈的動作都要提醒自己的尾骨向內捲,
・脖子微傾、背部肌肉兩邊發展程度不同:這也是從小就有的壞習慣,騎車時同學提醒頭怎麼歪歪的,拍大頭照時最明顯。某次看中醫,醫生提醒這樣肌肉不均是會影響到脊椎。雖知每個人的肌肉多少會有慣用邊的差異,但讓我不得不去注意並改善這個問題。老師教導我們可以常做一些背部的伸展動作(如蝗蟲式⋯)來平衡,當然改善是需要時間,每天練習一點,並提醒自己要往哪邊偏一點,頭才會位於中線。
如果連機器都會壞的話,那怎麼從沒好好的了解自己的身體,在每一次的痠痛背後的訊息呢?這是在我的機車不準時保養後壞掉的體悟(哈)。來瑜珈教室之前,不知道自己身體的問題,一直認為有運動習慣等同於身體百分百健康,所以總是粗莽地用力。學習瑜珈讓我慢慢知道該如何精巧的使用肌肉,然後慢慢調整身體已出現的問題。對我而言瑜珈真的可以與自我對話的練習,運動當然是好的,只是過於不及都達不到運動的益處,這也是我在瑜珈練習中所得到的:平衡。如果說中國的孔孟思想影響悠遠,那麼印度瑜珈的經典更可以說是思想,是瑜珈人奉之為圭臬也更是身、心、靈的一門科學。不單單只是我以前所看到的體位法、柔軟操。而是正面的思考,一種應用於生活,對待人事的態度。
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個運動健身狂,這裡可以讓你心靈平靜,找回心裡的力量。